中小企业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事新闻 >> 内容

梁振英:未来5年治港 稳中求变

时间:2012-6-25 9:32:34 点击: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鹏香港摄影报道

    “回归”二字,梁振英说有两重意义

    一是法理上的回归,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特别行政区,通过基本法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二是香港曾被殖民统治100多年,要做好人心回归的工作,包括国民教育等,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梁振英,即将于7月1日上任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5月29日下午,58岁的梁振英接受了包括华西都市报在内的中央及地方媒体团的集体采访。华西都市报也是西南地区唯一受邀媒体。

    “稳中求变”是以梁振英为首的下一届特区政府工作的重心。对于其中的“求变”,他的解释是,一方面香港过去发展中累积了一些问题,港人求变的呼声较高,另一方面香港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很快,特区政府要跟着变,否则就落后了。

    选举幕后

    亲民“走基层”获香港市民认同

    记者:是什么力量让您打动了市民的心,能够在特区政府选举中胜出?

    梁振英:我们的选举制度是选举委员会的制度,有1200个选举委员,投票选出行政长官当选人之后,由中央任命。

    我知道要当行政长官,必须得到香港市民的支持和认同。所以我在竞选期间,不断“落区”(香港话,即“下去”),用内地话来说就是“走基层”,到处去讲解我的政纲,听各方意见,采纳民间智慧,最终得到了市民认同。未来,我会继续拿着一张凳子、一本本子、一支笔,倾听群众的声音,做一个亲民的“特首”。

    同时,考虑到香港过去一段时间累积的问题不少,市民求变呼声较高,所以我在政纲中提出八个字“行之正道,稳中求变”——这不是大变,而是稳中求变。

    改善民生

    重点解决住房及老龄化问题

    记者:您的政纲中,改善民生占了很大篇幅,您将采取哪些措施去改善民生?

    梁振英:民生问题在香港比较突出,主要反映在房屋、老龄化、医疗等突出的问题上。香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如果看平均数,如人均GDP在全世界200个经济体中排名20,算是不错。但如果看工作收入的分布,就发现贫富差距比较大。因此我们几年前就提出,要通过法律手段来促成合理的分配,用内地的话来说叫“二次分配”。最终,这项建议终于通过立法并于去年5月1日实施。

    这种“二次分配”,不是一种金钱上的二次分配,而是通过公共房屋计划满足大批基层市民的住房需要。因为在香港市民的生活开支里,负担最重的就是住房,4成居民住在公房内。

    香港房价较高,租金较高,而且过去八年时间我们房子的落成量一直往下走,造成一个比较突出的供求之间的矛盾,市民的反映也比较大。一方面我们要维持楼价的稳定,但同时我们应该适当增加土地供应量,特区政府是最大的土地供应者,通过调整土地供应,增加土地供应,希望可以调节房地产市场。

    今天的香港是一个繁华都会,但我还记得,因为教育资源的原因,我小学毕业的时候班里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没上中学,很多人12岁就开始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我今年58岁,他们跟我同年,大半生体力劳动,收入低。这样一个重要的背景,也说明香港社会逐步老龄化,老人的收入问题和晚年退休生活、医疗问题,接下来都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发展举措

    码头航运应向服务航运迈进

    记者:香港又将如何搭上国家快速发展的列车来实现自身发展?

    梁振英: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有一句话,“支持香港巩固与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国家支持我们,我非常感谢。支持香港什么?一是巩固,二是提升。

    其中,巩固有三个——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三个中心地位不能丢掉。而提升,这两字就很值得我们思考。

    香港货柜码头,吞吐量曾是世界第一,但随着内地港口的发展,我们现在排名第三。如果我们的货柜码头扩大一倍,只是增加了业务量,并没有提升什么。

    香港是国际航运中心,伦敦也是,但伦敦没有港口,仅有一条小河,怎么来发展航运业务?它的业务不是在岸上操作,而是在办公室,做船舶买卖、租赁、登记、船舶管理服务、融资(拿船去银行借钱)、保险,还有所有这些服务所需要的法律服务,包括文件起草、诉讼、仲裁、调解。

    而同样是航运中心,伦敦的技术含量比香港在码头上操作高得多,同时他们的经济产值、人员收入都比我们高得多。要是我们能在自己的货柜码头基础上发展成为类似伦敦这样的航运中心,那我们就有所提升。

    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我相信香港在这方面很有条件成为类似伦敦的国际航运中心,因为香港的国际环境、两文三语等条件很有优势。如果香港能从现在的货柜码头层面进行提升,就可以为国家做好服务,同时自身的经济也就有所发展。

    展望未来

    内地给香港提供全方位机会

    记者:对于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您是怎样看待的?

    梁振英:现在,我国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需要,香港都可以比较地满足这些需要,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合作体现在几项措施里面:CEPA、“十二五规划”第一次将港澳独立成章、李克强副总理去年8月访港并宣布“挺港36条”,这些都是很明显的例子。

    而今天内地的发展给香港提供的机会就是全方位的了:不仅是制造业的加工,现在许多香港人在内地的投资,在地理层面上,已经从广东和沿海延伸到内陆,从产业方面来说,三个产业都有涉及。现在,不少香港人在内地从事着农业、畜牧业、制造业、金融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

    回应热点

    明年暂停接受双非孕妇赴港产子

    记者:双非孕妇问题颇受内地和香港的关注。您提出2013年暂停双非孕妇来港产子的名额。提出这样的措施,是出于什么考虑?

    梁振英: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香港平均每年有7万名婴儿出生,但其中3万名婴儿的父母都不是香港居民或香港永久居民,香港通俗的叫法称这部分人为“双非”。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双非”比例相当高。

    大量的双非孕妇赴港产子,给香港的医疗系统、妇产科、儿科造成很沉重的压力,使得不少香港本地孕妇预约产期、产房非常困难,香港社会对此也很有意见。

    其次,宝宝出生后,根据现在的香港法律,这个宝宝是香港居民了。但这些宝宝什么时候回来香港上幼儿园、小学,人数多少,没人知道。将宝宝带到香港读书,幼儿园、小学、中学全部免费,这对内地人还是很有吸引力。我们的统计处作了调查,有一半内地来港生孩子的夫妇说会来香港上学,如果结果可靠,香港岛、九龙、新界每一所小学幼儿园需增容30%才可满足需要,这个是香港不可能做到的。

    我在政纲里是这样承诺的:在没有全面了解“双非”孕妇来港生子,对香港各种社会服务所造成的影响之前,2013年的配额是零,要停下来。我当选之后就做了这么个声明,香港的医院也很配合停收。

    此外,内地居民赴港产子,让孩子成为香港居民,这不是当年《基本法》制定的原意,所以法律方面,我们往后也要采取措施。

    他的人生轨迹

    1954年出生于香港。1977年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

    1988年梁振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7年7月至2011年9月任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

    1999年7月至2011年9月任香港特区行政会议非官守成员召集人。他曾任香港特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委、秘书长,港事顾问,香港特区筹委会预委会委员兼政务小组组长,香港特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2012年3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揭晓,梁振英以689票胜出,当选第四任行政长官人选。

    他从贫寒中走出

    冷馒头蘸热水

    梁的姐姐回忆,梁振英上学前班时,需自备午饭。因为家穷,妈妈早上蒸一锅馒头,梁振英就带着水杯和一个馒头到学校去。天气冷,馒头变硬时,他就蘸着热水吃馒头。“那时我上下午校,中午在家吃饭,常常看见妈妈边吃热饭边红了眼。她是想起在外啃冷馒头的弟弟”。

    搬运胶花补贴家用

    后来,为了贴补家用,全家大大小小都做塑胶花。当时11岁的梁振英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负责搬运材料和塑胶花往返工厂。几十公斤的材料常令梁振英走走歇歇,到今天,他的右肩还比左肩宽。

    走2小时路上下学 

    1974年到1977年,梁振英赴英国留学。他每周到快餐店打工3个晚上,每次6个半小时,回到住处时往往是凌晨了。和在香港一样,为了省几个车费,每天上学放学靠两条腿走两小时的路。

    爱港爱国的候任行政长官

    如果内地游客能亲眼见到这位说着流利的普通话、且没有粤语口音的特首,一定会倍感亲切。

    梁振英祖籍山东威海,1928年,因父亲来香港当警察,一家人从此在港生根。

    “我父母都讲威海话,我们也听威海话,他们也会听广东话,但他们不说广东话,我也不讲威海话。”身高超过一米八的梁振英说,父亲来了香港当警察,老是想着回家,但一直没回去,他在家不讲威海话,就老是挨骂:“山东人不讲山东话,将来回家怎么办?”

    “家是香港。”这是梁振英最爱说的一句话。他回忆说,从他懂事开始,周围的人老是想回到家乡,因为香港只是个临时的地方,大家由于内地的战乱等原因才来到香港,暂时停留一下。

    “到了70年代,香港流行一句话说家在香港,也就是说不走了,我一家三口,一家五口就在香港了。”梁振英说,但这种提法,不能表现出这一家和香港两百万个家庭之间有感情关系。“所以我提出说‘家是香港’,意思是香港几百万人是一家,我们有共同的未来,我们人员之间应该有更深厚的感情关系,不仅是有一个共同的空间关系,我觉得这个工作非常非常重要。”

    “法理上我们是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了,但是人的工作还需要继续做下去。”梁振英说,在团结好香港人的同时,怎样去加强香港人和国家的感情、香港居民和内地居民的感情与友好往来,怎么加深香港人对国家的认识,这些都是下一届特区政府应该做的工作。华西都市报记者刘鹏

    香港回归十五年的15个瞬间

    1997:香港回归祖国

    1997年7月1日零时,湾仔会展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与紫荆花区旗,相伴冉冉升起。这是一个庄严的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8:安度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8月28日,恒指期货合约结算日,港股缔造传奇的一天。在中央政府强大支持下,特区政府投入巨额资金,与国际炒家开展将近一年的“金融保卫战”,终在收盘钟声响起那一刻,宣告获胜。

    1999:喜迎“安安”“佳佳”

    1999年5月17日,香港海洋公园大熊猫园开幕,内地赠港大熊猫“安安”“佳佳”喜迁新居。随后十余年,这对熊猫明星,陪伴香港市民尤其小朋友度过无数欢乐时光。

    2000:强积金走进市民生活

    2000年12月1日,香港开始实行强制性公积金计划。除豁免人士外,18岁至65岁的他雇及自雇人员必须参加,至少抽取每月收入的5%加入基金投资,作为退休保障。截至今年5月底,雇主和雇员的登记率高达99%,自雇人员登记率为69%。

    2001:中央图书馆落成启用

    2001年5月17日,香港中央图书馆落成启用,是港人阅读生活中的一件盛事。毗邻维园的中央图书馆,楼高12层,拥有2000多个座位,馆藏书量230余万册。

    2002:启动高官问责

    2002年7月1日,香港进入第二届特区政府施政期,由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主导的“高官问责制”:所有司局长职级由公务员职位改为由行政长官任命,以合约方式聘任,并须为过失负政治责任。以港人为主的香港特区公务员,获得了亚洲“最不官僚”的美誉。

    2003:万众一心抗击非典

    2003年6月30日,九龙淘大花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到访,温暖着每一位刚刚经历非典肆虐的港人的心。就在一个星期前,世卫组织宣布将香港从疫区除名。那个悲伤的春天,全港共有1755人感染非典、299人死亡。

    2004:CEPA正式实施

    2004年1月1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开始实施。这项中央惠港政策,恰到好处地出现在香港经济陷入低谷的时刻,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便利化,着意加速两地间资本、货物、人员等要素的便利流动。

    2005:迪士尼乐园开幕

    2005年9月12日,小朋友欢呼雀跃的大事:香港迪士尼乐园在大屿山开幕。这个全球面积最小的迪士尼乐园妙趣横生。2010至2011年,香港迪士尼乐园的游客超过590万人次。

    2006:港人当选世卫总干事

    2006年11月9日,日内瓦。曾任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长的陈冯富珍,经中国政府提名,获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国人第一次在联合国机构中担任最高负责人职位。

    2007:恒指攀上3万点

    2007年10月30日,港股恒生指数达至31638点,攀上历史最高点。香港经济也在这一年,连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运行态势,进入回归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2008:奥运马术赛事耀香江

    2008年8月9日至20日,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在香港成功举办。赛事决出了盛装舞步、场地障碍和三项赛的个人及团体6枚金牌。

    2009:庆贺祖国60华诞

    2009年10月1日,晚8时整,维多利亚港上空烟花绚烂,礼炮声声、欢呼阵阵。年轻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以这般华丽而真诚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母亲60寿辰的祝福。

    2010:政改方案顺利通过

    2010年6月25日,香港特区立法会以超过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投赞成票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关于2012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修订议案。香港民主发展由此迈出“一大步”。

    2011:“十二五”列港澳专章

    2011年3月,中央公布“十二五”规划纲要,港澳部分首次单独成章。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对于香港未来发展的准确定位和详细阐述,令香港社会倍感振奋。     

作者:不详 来源:华西都市报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中小企业在线(www.sme-china.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香港九龙尖沙咀东部麼地道63号好时中心611室 电话:(+852)2635 2700 传真:(+852)2311 3351 邮箱:hksme@sme-china.com
  • Powered by laoy! V4.0.6